(2014年9月5號,星期五,星洲日報)
最好是早上吃水果
根據每日飲食指南,建議一天要吃2-4份水果,是隨著個人所需熱量的增加,水果分量也跟著增加而調整。所以在飲食上,每日熱量需求是2000大卡的人,建議要吃四份蔬菜、三分水果。如果到2700大卡則要吃到五份蔬菜、四份水果,;對生活較靜態,熱量需求不高的人,1200大卡則最少要吃到五份蔬果的分量。5蔬果是最基本的,也就是每天至少要吃到兩份水果,才能達到每日維他命的建議量。雖然健康5蔬果僅是每日最基本的建議攝取量,但根據統計,僅20%的民眾能達到此建議量,顯示國人有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。
每人每天最少要吃最少2份水果,但是許多忙碌的上班族,往往來不及在白天吃水果,所以常在晚飯後的時間,把當日水果分量吃足,這樣的吃法對身體好嗎?多數人的習慣是飯後吃水果,其實吃水果最好的時間是早上空腹時,而睡前吃水果是最糟糕的時間,因為一天的能量利用多在白天,而空腹吃,水果的營養素能快速被身體應用。睡前才吃水果則讓腸胃無法好好休息,影響腸胃健康及睡眠品質。
每個人體質各異,腸胃道功能不盡相同,對事物的接受度也不同。雖然說空腹吃水果比較好,但如果空腹吃會胃痛、不舒服,就應該避免。或是調整吃水果的時間,先吃溫熱的早餐(如麥片粥)再吃水果。另外提醒,腸胃功能不佳者,應避免吃引發腸胃不適的水果,如黃梨、柿子、李子等。
*糖尿病患者,飯後兩小時再吃水果,可以幫助餐後血糖控制。
*健康上班族,帶兩份水果到辦公室當點心,早餐後約上午十時(午餐前)或者當成下午茶(晚餐前)的點心,可有效吸收到水果的營養。另外,餐前吃水果,可以減少正餐的攝取量,不失為一種健康飲食法。
水果熱量陷阱一定要知道,吃錯分量,越吃越糟
蔬菜清洗烹調較麻煩,於是有人會以水果替代蔬菜,卻在不知不覺中吃進了過量的水果。其實蔬菜與水果無法相互取代,主要的考量在於“含糖量”。
吃蔬果有益健康,“天天五蔬果”、“蔬果579”更是大家很熟悉的健康飲食口號,但是許多人並不清楚蔬果、水果是同類,沒吃蔬菜,用水果代替就可以;還有一些人對水果沒有戒心,常常大吃特吃,以為這樣可以減肥,未料越減越肥,甚至沒想到過量的水果吃下肚,會使三酸甘油酯飆高,營養也不均衡 。所以吃蔬果並沒有錯,問題在於蔬菜水果分量的分配,千萬不可忽視水果吃過量所帶來的後遺症。
蔬菜水果不可互相取代
水果吃起來比蔬菜甜,風味也比較好,所以有許多不喜歡吃菜的人卻很願意吃水果,但水果的果糖含量高,進入體內後會轉化成為葡萄糖及三酸甘油酯,造成血脂過高的現象。許多人以為水果營養,熱量少,便放心大吃,卻反而越減減肥,甚至造成身體負擔。
蔬菜水果主要提供人體維他命C、纖維質等營養成分,雖然兩者的營養與成分看似大同小異,但主要的考量在於“含糖量”,造成了兩者所提供的熱量不盡相同。
蔬菜一份25大卡,含糖量為五公克但一份水果的含糖量則為15公克,如果少吃蔬菜就以水果替代,容易造成糖分攝取量過高的問題。所以建議大家可利用蔬果的顏色互相搭配 補充,例如沒吃到藍紫色蔬菜,水果可選擇藍莓、葡萄來補充,但分量不建議互相替代。
別忘記水果也有熱量,而且越甜的水果其熱量越高,因為三大營養素中水果不含脂肪與蛋白質,所以“含糖量”是影響熱量高低的主要因素。一般民眾很難得知水果含糖量究竟是多少,建議慢性疾病或糖尿病患者若是吃到比較甜的水果,就要自我提醒,在分量方面甚至要比標準在更少一點,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。雖然水果含有果糖,但糖尿病患者也別太擔憂,只要控制攝食的分量,基本上維持一天兩份即可。先前提到水果不含脂肪,但有兩種水果例外——榴蓮和酪梨(lao),雖然吃起來不甜,但因含有大量脂肪,所以熱量高。
果汁、果乾最容易超量
風乾貨醃漬水果在製造過程中會因光和熱,使得營養素破壞殆盡,像植化素 最怕光和熱,且風乾水果的體積變小,進食時和容易過量,越吃越多。以葡萄和葡萄乾來比較,十顆葡萄和十顆葡萄乾都是約一份水果的分量,但只吃十顆葡萄乾往往是停不下來的,可能一吃就是二十顆,不知不覺就吃了兩份水果的分量,再加上有的果乾會添加梅子粉等調味,熱量就會變得更高了。
常見上班族為了增加纖維的攝取, 以現榨果汁來取代咖啡、奶茶,但需注意的是不要過量。特別提醒:在喝果汁第一要點是不要去渣,保留水果的纖維;第二要點是控制食用量,例如家中有四個人,每人提供一份水果,差不多是一顆蘋果、一顆番石榴、一份黃梨、一克水梨的分量,不要為了好喝,繼續添加了過量的水果,否則攝取的熱量也會跟著增加。
例如:水果攤販販售的柳橙汁,約四到五顆柳橙才榨成一杯250cc的柳橙汁,這樣一杯很容易就一飲而盡,但其含水果分量卻已經超過成年女性的一日所需了,而且只喝果汁也無法攝取到水果的纖維,所以還是吃新鮮水果比較好。
依體質吃水果,增進健康
中醫在治療上講求辨證論治,簡言之,就是視不同體質有不同的療法,不同體質也各有合適的飲食,所以認清自己的體質才能吃對的事物,增進健康。每個人的遺傳、生活習慣、環境、 飲食等各種因素,會讓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。
中醫在體質上的區分十分複雜,除了寒證,熱證之外,尚有陽虛、陰虛、血虛等多種體質,但一般人不太容易自行辨別,所以僅先大致分出兩類——寒性體質、熱性體質,讓一般人能做初步的辨別。
寒性體質的人,體虛微弱,怕風怕冷畏寒,在天氣還沒轉涼,就比別人容易感覺到冷,一被風吹就容易感冒,繼而出現五官的症狀——打噴嚏、流鼻水、迎風落淚等症狀,排便較稀軟;而女性則容易經期不規律,甚至不來,不然就是來的天數比較長,是因寒性體質子宮收縮不良的關係。
至於熱性體質的人,怕熱,體溫比別人高,五心(手心、腳心、心窩)煩熱、火氣大、口乾舌燥,喜歡喝冷飲或吃冰的東西,有時候眼睛會看到血絲,脾氣也比較不好,腸子蠕動不良、胃易脹氣,容易失眠、便秘、生痔瘡;女性則經期易提早,分泌物較多。
中醫把水果分成寒、熱、溫、涼四種屬性,如果寒性體質的人吃多了寒性水果,不適症狀就會加重、更明顯;同理,熱性體質最好不要再吃熱性水果。如果記不清各種水果屬性,簡易的辨別方式是——大部分含水分多的都偏向寒性。而含有籽且種籽較大的水果,多屬於溫熱的水果。還有一種是平性水果這類水果性質溫和,可以健脾強胃,幫助消化,補足身體,幾乎各種體質的人都適合攝食。
各種水果各有屬性,寒性水果基本上可以清熱降火,是人體代謝增加,能量降低,適合熱性體質;溫性水果的作用可以驅寒補虛,適合體質偏寒的人吃。如果無法辨別,建議就吃平性水果。
常見水果屬性
寒性水果:
蜜瓜、啤梨、椰子、柚子、香蕉、山竹、百香果、葡萄柚、西瓜、柿子、哈密瓜、奇異果、梨子、番茄。。。
涼性水果:
草莓、柑、芒果、枇杷、甘蔗、李子。。。
平性水果:
釋迦、黃梨、木瓜、藍莓、蘋果、菠蘿蜜、檸檬、覆盆子、青梅、火龍果、楊桃、橄欖、桑椹、酪梨、葡萄、蓮霧、無花果。。。
溫性水果:
紅毛丹、柳橙、楊梅、桃子、龍眼、金桔(ju)、番石榴、櫻桃、水蜜桃、荔枝、棗子、胡桃、杏仁、梅子。。。
熱性水果:
榴蓮。。。
水果雖然好處多,但也不能過量食用,尤其是患有疾病的人,更需要注意。
例如:胃炎的人,胃已經處在發炎狀態了,過熱或過冷的水果就不能吃。另外百香果籽、番石榴籽較難消化,建議胃病患者或便秘者少食用,以免難消化或增加排便困難。
對多數人說,香蕉含有豐富的營養,但是兩種慢性疾病所引起的筋骨問題,就需要加以限制,一是糖尿病患者,二是腎臟功能不全,尤其是鉀離子過高的人,就不能吃香蕉。因為香蕉是高鉀水果,每一百克含有330毫克的鉀。
多種類多顏色 一天兩份蔬果搭配
在水果選擇方面,當然是選擇當季的比較好,不僅因為當季水果營養價值最高,且病蟲害最少,所以使用的農藥較少,價格也比較便宜。建議大家盡量多樣化的進食,我國是水果王國,加上農民改良技術精進及進口水果,我們一年四季都有香甜味美的水果可吃,如果擔心一天之中吃下太多高熱量水果,不妨稍微了解一下各種水果的產季,再搭配如香蕉等一年四季皆是產季的水果即可。
家庭主婦在採買時,常因為便宜而大量購買,導致可能一星期都在吃同一種水果。建議採買時,最好挑三種水果,每種買3-5顆即可,每次吃的時候盡量將三種水果組合成一人份的分量,即可得到三種水果的營養。
通常盛產季節的水果會比較甜,比較擔心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吃過量,血糖就容易變得不穩定,加重病情。其實連續食用但不過量,依個人身體狀況來吃,基本上都沒問題的。如果攝取的種類多元營養會更完整,而且不同蔬果所含的植化素不同,所以最好均衡攝取各色蔬果。*(植物中所存在的天然化合物,不同的植化素會讓蔬果呈現其特殊的顏色與味道)
多蔬果多動腦 避免老人失智癥上身
中風患者罹病風險高
很多人把失智癥患者當成“老番癲”,以為老人家都喜歡耍小孩子脾氣,卻不知道就是失智癥的前兆。他舉例,老化反應是可能突然忘記某件事,但事後會想起來 ,失智者則會對說過的話、做過的事完全忘記。
一般大家所熟知的失智癥多是指 “阿茲海默癥”,這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,造成腦部神經細胞受到破壞,曾經罹病的名人包括美國前總統雷根;另一種較常見則屬於血管性失智癥,主要是中風導致腦血管循環不良,造成腦細胞壞死,撒契爾夫人與趙無極應都屬於此類。
中風病人若存活下來,約有5%會罹患失智癥;追蹤五年後發現,得到失智癥的比率會提升到25%,顯見若腦部血管曾發生阻塞,會增加罹患失智癥的風險。
然而中風有時是沒有任何症狀。有醫院曾統計,不論是一般檢驗或是社區檢驗人口中,都有4-6%的人曾出現不自覺型的腦中風。
醫院指出。這些人都是透過核磁造影后才發現腦部有些微小的空洞;而根據國外文獻報告,毫無症狀的腦中風患者,在未來2-4年再發生中風的幾率會比一般人多出2-10倍,相對也增加罹患失智癥風險。因此建議45歲以上有家族病史或是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、糖尿病的人,最好接受比較精密的腦部造影檢查。
及早發現治療防惡化
由於失智癥是一種進行性的退化疾病,會從輕度往中度、重度發展,因此及早發現相當重要。在進入輕度失智之前,病患會先出現輕微的認知障礙,10-20%的輕微認知障礙者,在一年內會惡化成極輕度失智癥。因此一旦出現輕微認知障礙,就應該治療,以防病情惡化。
醫生建議可多注意家中長輩的生活舉動,像是常忘了關煤氣、叫錯孫子的名字,如果有這些情形則應就醫。如何預防失智癥,營養師建議多攝取葉酸、維他命B群、深色蔬菜、豆漿、豆腐、魚類等食物。另外,維持少油,多食全穀類食材與食物,顏色多樣性的健康生活飲食習慣。
*10大警訊供大家參考
-記憶減退影響生活或工作
-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食物
-言語表達出現問題
-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
-判斷力與警覺性變差
-抽象思考出現困難
-東西擺放錯亂
-行為與情緒出現轉變
-個性改變
-活動與開創力喪失
九招預防失智癥
多動腦、多運動、多社會參與、少三高、少肥胖、不抽煙、不憂鬱、避免頭部外傷
采地中海飲食(採用低油、低溫烹調的地中海飲食,可降低相對風險達70%以上)
單一水果減肥,營養不夠很快復胖
網絡盛傳《3日蘋果減肥法》,只要三天連吃蘋果,不限制分量吃到飽,就可以瘦3-5公斤,針對這類單一水果減肥法,營養師表示,連續幾天都只吃一種水果,營養素是會不均衡的,雖然以總熱量來說,沒有超過一天的攝取量,但全部來自於醣類,其他的營養素如蛋白質、礦物質等都無法攝取,營養是不夠的,而且容易因為吃膩而失敗。
這種減肥法短期內的效果很好,就像極底熱量減肥法,以800大卡來說,一整天要吃十三顆蘋果才能攝取800大卡,雖然可以吃得很飽,但大約只攝取到一個便當的熱量而已。所以熱量很少,瘦得快,但消耗掉的是肌肉和水分,而且沒有提供蛋白質給身體,新陳代謝也會越來越糟。三天后立即恢復正常飲食會很快復胖,攝取的熱量進入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,影響體態。
冰后水果,營養素減少
面對涼性水果盛產,中醫師建議寒性體質者少量吃,但不要貪涼或為了享受冰涼口感。固然冰箱可以延長水果保存期,但冰后的水果會抑制其植化素的作用,損失了水果帶來的營養成分。而且冰冷食物會降低胃部溫度,使消化器官無法正常運作,人體代謝與消化吸收的功能都會降低。所以水果不要買太多,當季的水果最好,挑選適合自己的適量食用。
蔬果579 健康飲食原則
*12歲以下的兒童,每天要攝取5份新鮮蔬果,其中應有3份蔬菜,2份水果。
*12歲以上,少女及成年女性,每天要攝取7份蔬果,其中應有4份蔬菜,3份水果。
*青少年及成年男性,應每天攝取9份蔬菜水果,其中應有5份蔬菜,4份水果。
(以蔬菜來說,一份大約100公克,煮熟后約佔一般飯碗的八分滿;水果則大約一顆拳頭大小,或一般飯碗約八分滿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